小檗的功效与作用
- 小檗的别名
- 小檗的功效与作用
- 小檗的选方
- 小檗的用法用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小檗是一种
中药
材,它又叫刺
黄柏
、狗等,是一种叫做小檗的根以及茎经过晒干而成的。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吉林、山西等地。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是可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种中草药的功效以及用法用量。
【性味】《唐本草》:"味苦, 大寒 ,无毒。"
【主治功能】 清热燥湿 ,泻火 解毒 。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
①陶弘景:"主口疮。"
②《唐本草》:"主口疮疳蠚,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
③《纲目》:"治血崩。"
④《陕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抗菌 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 阴虚 发热,骨蒸, 盗汗 ,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1、治湿热痹痛: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 猪皮 肉适量,水炖服。
2、治瘰疬: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服。
3、治燥热唇舌破烂:小檗干树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4、治疮疖肿痛:三颗针,水煎服,并作局部湿敷。(《常用中草药图谱》)
5、治乳痈: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猪 瘦肉 适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药》)
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