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于4月15日正式启动。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于4月15日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旨在帮助癌症患者正确认识癌症,与医院和社会各界携手努力战胜病魔,提高生存率。39健康网作为受邀媒体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与此同时,义诊也正式启动。医院门诊楼前摩肩接踵,患者自觉排成队列向专家问诊。由各科主任亲自率队、正副主任医师组成的百名专家团队,为患者和家属进行现场咨询。专家们认真听取咨询者的病史,细致分析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义诊专家分为头颈组、脑肿瘤组、乳腺组、妇瘤组、肝胆组、胰胃组、结直肠组、肺癌组、食管癌组、淋巴瘤组、止痛、姑息组、泌尿组、骨软组、中医组、防癌咨询、医保咨询、抗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等。现场近4000人次进行了专业咨询。
赫捷院士首先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六十年来对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扮演了领军者的角色:医院在我国肿瘤登记、癌症早诊早治、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新的控癌形势,他指出:我国在肿瘤防治与大数据平台的结合方面不断实践创新,国家级肿瘤大数据平台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
孙燕院士作为中国内科肿瘤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介绍了我国肿瘤内科学事业在学科建设、治疗模式、新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开拓发展历程。孙燕院士同时表示肿瘤防治离不开广泛普及肿瘤健康知识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
程书钧院士长期从事遗传毒理、肿瘤病因及癌变机理研究。他介绍了我国癌症防控的总体形势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的新趋势,并对我国未来肿瘤防治的重心提出了建议。
林东昕院士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研究,推进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因此,我国肿瘤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现在肿瘤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基因组的时代,肿瘤遗传因素及基因对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