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又叫龙鳞草、地柏叶、回生草、蓝地柏、翠羽草等,是一种在我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地区有大量分布的中型伏地蔓生 。南方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适于北方盆栽观赏。而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则是关于翠云草的药用价值都有哪些,希望对大家平时用药使用上有多帮助。
翠云草为中型伏地蔓生蕨。主茎伏地蔓生,长约1m,分枝疏生。节 处有不定根,叶卵形,二列疏生。多回分叉。营养叶二型,背腹各二列,腹叶长卵形,背叶矩圆形,全缘,向两侧平展。孢子囊穗四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四列呈覆瓦状排列。土生,主茎先直立而后攀援状,长50-100厘米或更长,无横走地下茎。根托只生于主茎的下部或沿主茎断续着生,自主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3-10厘米,直径0.1-0.5毫米,根少分叉,被毛。主茎自近基部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主茎下部直径1-1.5毫米,茎圆柱状,具沟槽,,维管束1条,主茎顶端不呈黑褐色,主茎先端鞭形,侧枝5-8对,2回羽状分枝,小枝排列紧密,主茎上相邻分枝相距5-8厘米,分枝,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3.8-6毫米。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表面光滑,具虹彩,边缘全缘,明显具白边,主茎上的叶排列较疏,较分之上的大,二形,绿色。主茎上的腋叶明显大于分枝上的,肾形,或略心形,3毫米×4毫米,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宽椭圆形或心形,2.2-2.8毫米×0.8-2.2毫米,边缘全缘,基部不呈耳状,近心形。中叶不对称,主茎上的明显大于侧枝上的,侧枝上的叶卵圆形,1.0-2.4毫米×0.6-1.0毫米,接近到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 状,先端与轴平行或交叉或常向后弯,长渐尖,基部钝,边缘全缘。侧叶不对称,主茎上的明显大于侧枝上的,分枝上的长圆形,外展,紧接,2.2-3.2毫米× 1.0-1.6毫米,先端急尖或具短尖头,边缘全缘,上侧基部不扩大,不覆盖小枝,上侧边缘全缘,下侧基部圆形,下侧边缘全缘。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5.0-25毫米×2.5-4.0毫米;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全缘,具白边,先端渐尖,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或中部的下侧或上部的下侧。大孢子灰白色或暗褐色;小孢子淡。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关于翠云草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对翠云草有了新的了解了呢?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翠云草煎剂对于金 球菌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建议在用药使用上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