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新月 为金星蕨科植物单叶新月蕨的全草。主要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多生长在溪边林下或山谷林下。单叶新月蕨也是一种可以入药的 材,主要功效为 、 、消食 等,但是在中药使用率上并不高,那么单叶新月蕨在用药上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叶远生,单叶,二型; 叶的柄长14-18厘米,粗约1毫米,禾秆色,基部偶有一二鳞片,向上密被钩状短毛,间有针状长毛;叶片长15-20厘米,中部宽4-5厘米,椭圆状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对称,深心脏形,两侧呈圆耳状,边缘全缘或浅波状。叶脉上面可见,斜向上,并行,侧脉间基部有1个近长方形网眼,其上具有两行近正方形网眼。叶干后厚纸质,两面均被钩状短毛,叶轴和叶脉上的毛更密,间有长的针状毛。能育叶远高过不育叶,具长柄(约30-35厘米),叶片长5-10厘米,中部宽8-15毫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心脏形,全缘,叶脉同不育叶,被同样的毛。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上,初为圆形,无盖,成熟时布满整个羽片下面。
相信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已经对单叶新月蕨有了新的认识。在用药使用上,单叶新月蕨并不适合过量的使用,如果不清楚具体中药配方食用量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最好咨询过专业医生的介绍以后再进行使用,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