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千金子的功效与作用_苹果绿

千金子的功效与作用_苹果绿

2023-04-24 09:41:16

千金子是 科草本植物 的干燥成熟种子。 认为千金子有泻水 , 通经的功效与作用。

种子含固定油,新鲜时无色、无味;俱可很快变恶臭而有强辛辣味, 成分为千金子甾醇、种子 油中所含的环氧干金二萜醇酯二乙酸酯,对胃肠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强度为蓖 的三倍。山羊食此植物后,在其乳汁中亦含有此种毒性物质。

据初步筛选试验(美蓝法、瓦伯呼吸仪),鲜草对急性淋巴细胞性及粒细胞型、慢性粒细胞型、急件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同属植物E.Amygdaloides含鬼臼树脂(Podophyllin),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较大。

本品所含的瑞香素对金 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瑞香素具有 作用,其治疗指数为20.9, 酸可待因为24.7,瑞香素虽略低,但较安全。临床用于外科手术,效果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其镇静作用表现在与巴比妥类药物有非常显着的协同作用,促进注射阈下催眠剂量的小鼠入睡快而持久。有 作用,强度比相同剂量的水杨酸 稍强。本品所含的七叶树甙给于大鼠ip10mg/kg,对角叉菜胶性、右旋糖酐性、5-羟色胺性及组胺性关节炎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分别为35,28,20,8%。对大鼠肉芽肿的形成(棉球法)、豚鼠紫外线照射背部形起的红斑反应、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

以各种途径给于大鼠及兔七叶树甙均能增进尿酸排泄。亦有报道对小鼠有显着的 作用。

取新鲜千金子去壳捣泥装入胶囊,根据腹围大小决定用量。腹围较大者,每次2~3钱,早晨空腹服;5天服药1次。服药后30分钟有头晕、悉心或呕吐,继而有肠鸣腹泻,随之腹水渐退,腹围缩小。治疗21例,逐水效果显著,但服药后腹泻者达100%,呕吐者占45%左右,有的甚至吐出少量血液。为了减轻呕吐反应,曾制成肠溶胶囊内服,每次3~8粒(0.48~1.28钱),每日或隔日或隔几日服1次。使用结果,呕吐反应大大减少,且用药少,易吞服,药效快而猛,逐水效果不减.如腹痛及腹泻过剧时,可行对症治疗。千金子胶囊对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但服药后应忌食碱、盐及不消化食物;症状改善后,应抓紧时机使用锑剂以根治血吸虫病。

治水气: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朴汤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治阳水肿胀: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摘元方》)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于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治积聚癥块及涎积等:续随子三十枚(去皮),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匕(研)。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椎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盾便卧并不搜搅,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冒,热毒上攻,或自缢死、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诸般怒疮肿毒,汤火所伤,百虫、犬、鼠、蛇伤,打扑伤折:文蛤三两(淡红者,捶碎,洗净),红芽大戟-两半(洗净),山茨菇二两(洗),续随子一两(去壳秤,研细,纸裹压去油,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上将前三味焙干,为细末,入麝香;续随子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每料分作四十粒.(内服)用生姜、蜜水磨一粒灌之,(外用)水磨涂。(《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即《外科精要》紫金锭)

治黑子,去疣赘:续随子熟时坏破之,以涂其上,便落。(《苦济方》)

有报道认为, 续随子油有引起痉挛的毒性.殷金醇棕榈酸酯有促致癌作用(类似巴豆油), 千金子甾醇亦可致癌.

临床应用本品, 装胶囊内服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逐水效果显著, 但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 甚者可吐出少量血液.

本品中毒剂量为9~15g, 多在服药后1~3小时内发病。中毒症状开始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流涎、剧烈呕吐, 精神萎靡、腹痛、腹泻(稀水样便)、发热、出冷汗、尿量减少、心率加快;甚者出现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呼吸浅促、脉微欲绝等症.

配白术,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且止汗。二药相使配伍,一散一补,一峻一缓,使逐水而不伤脾,补脾而不滋腻,逐水祛湿力强,常用于湿阻中焦及湿气下注等证。

配半夏,半夏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药性本草》谓其“消痰下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满。”;二药配伍,相辅为用,逐水散结,消痞除满,燥湿化痰力增强,可用于寒痰凝结,水饮内停之胸脘满闷,心下痞坚诸证。

配大黄大黄为苦寒泻下之品,本适用于肠胃实热便秘证,若遇阴寒内盛,冷积停滞,痰饮所聚之腹痛便秘,心下痞塞等证,断非单用大黄所宜,配辛温之千金子等辛温之品,以热制寒,去性存用,苦辛通降,共下寒实。故对寒实积滞所致的便秘腹痛等证,如非温不能散寒,非下不能去其实的情况下,相使为用,最为恰当。

配当归,当归甘辛性温,质润而腻,养血之中具活血之力。《本草正》云:“当归,其叶甘而重,故专能补血,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千金子功能破瘕散瘀,两者皆能入血分,一偏养血和血,一偏行血散血,两药相配,活血祛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为治寒凝血瘀之妙对。

解毒万病丸(《百一选方》) :文蛤、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麝香。研细末,以糯米粥为丸。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冒,热毒上攻,或自缢、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诸般恶疮肿毒,汤火所伤,百虫、犬鼠、蛇伤,打扑跌损伤折。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