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豆又叫马响铃、假 ,属于一种草本生植物,多数在丘陵、山坡荒地等地常见。响铃豆在药用上是比较常见的,具有 、 等作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对于哪种情况的用药,都是需要详细了解他的相关药用价值、功效以及详细的解决方法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响铃豆的相关知识。
多年生直立草本,基部常木质,体高30-60 (-80) 厘米;植株或上部分枝,通常细弱,被紧贴的短柔毛。
托叶细小,刚毛状,早落;单叶,叶片倒卵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2.5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钝或圆,具细小的短尖头,基部楔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暗灰色,略被短柔毛;叶柄近无。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20-30朵,花序长达20厘米,苞片丝状,长约1毫米,小苞片与苞片同形,生萼筒基部;花梗长3-5毫米;花萼二唇形,长6-8毫米,深裂,上面二萼齿宽大,先端稍钝圆,下面三萼齿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淡黄色,旗瓣椭圆形,长6-8毫米,先端具束状柔毛,基部胼胝体可见,冀瓣长圆形,约与旗瓣等长, 瓣弯曲,几达90度,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子房无柄。
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用于久咳痰血, , ,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 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
响铃豆种子及叶含大量生物碱,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主要对肝脏表现毒性,但不出现贫血、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元时间(大鼠)延长。开花期植物的叶喂饲山羊可引起中毒,干枯物则失去毒性。(其抗肿瘤作用参见野百合条)
整体上来说,响铃豆的药用价值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跌打损伤,关节肿痛、胃肠炎、支气管炎等炎症方面是比较好的,但是大家在使用响铃豆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药量,因为响铃豆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对于人体肝脏来说是有很强的毒性的,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多注意,一定要在咨询医生的建议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