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薏苡的功效与作用_薏苡的食用方法及用法用量_薏苡的附方_苹果绿

薏苡的功效与作用_薏苡的食用方法及用法用量_薏苡的附方_苹果绿

2023-04-24 09:41:17

薏苡又被称为药 、水玉米、晚念珠、六谷迷、石 子、苡米,属于一种禾本科的植物,在生活中大家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薏苡的功效以及食用价值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帮助排除湿气的时候,常吃 这种简单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但是大家知道除了可以帮助排湿意外,薏苡还有哪些功效呢?

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秆直立丛生,高1-2米,具10多节,节多分枝。叶鞘短于其节间,;叶舌干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扁平宽大,开展,长10-40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中脉粗厚,在下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长4-10厘米,直立或下垂,具长梗。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 以骨质念珠状之总苞,总苞卵圆形,长7-10毫米,直径6-8毫米,珐琅质,坚硬,有光泽;第一颖卵圆形,顶端渐尖呈喙状,具10余脉,包围着第二颖及第一外稃;第二外稃短于颖,具3脉,第二内稃较小;雄蕊常退化;雌蕊具细长之柱头,从总苞之顶端伸出.颖果小,含淀粉少,常不饱满。雄小穗2-3对,着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长1-2厘米;无柄雄小穗长6-7毫米,第一颖草质,边缘内折成脊,具有不等宽之翼,顶端钝,具多数脉,第二颖舟形;外稃与内稃膜质;第一及第二小花常具雄蕊3枚,花药桔,长4-5毫米;有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或较小而呈不同程度的退化。

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与太平洋岛屿,世界的热带、亚热带、非洲、美洲的热湿地带均有种植或逸生。

1.苡仁饭: 60克,研烂,用水滤取药汁;薏苡仁200克,用郁李仁汁煮成饭。分2次食。源于《独行方》。本方能 ,郁李仁与薏苡仁功效相似,其味微苦不甚适口,故仅取汁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喘息胸满等。

2.瓜瓣 汤:薏苡仁15克, 30克,桃仁10克, 6克。加水煎服。源于《千金要方》。薏苡仁与冬瓜子配用,能 , ;桃仁、牡丹皮配用,能 化瘀。用于肠痈拘挛腹痛,右下腹可触及肿块,大 结,小便短赤等。牡丹皮味苦浊,可另用 、蒲公英之类 药。

3. 汤:薏苡仁、菱角、半枝莲各30克。加水煎汤,分2次服。本方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以半枝莲一药作用较明显。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①《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②《本草通玄》:"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纲目》薏苡仁粥)

④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⑥治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⑨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⑩治肠痈: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对于对于薏苡的其他功效已经有了新的了解了吧,建议大家平时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食用,像煲汤、煲粥以及炖菜的时候都是可以适量添加薏苡的。不过,小编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因为薏苡并不适合没有湿气的人群食用,因此像孕妇以及脾虚无湿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