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根原为云南地区民间草药,能了解到的使用历史约一百余年。历代本草尚未见到记载。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日月大药房用玉葡萄根研粉制成“金刚散”,为驰名成药,由于当时秘传,扩大生产和深入科研均不可能。
解放后,,改名“红十字创伤粉”继续生产使用。1958年经调查方弄清其原植物,从而解决了其原料问题,昆明市“六.二六”药厂生产成药“创伤粉”。玉葡萄根现已列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来 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 的干燥带叶茎藤。
本品呈段状。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褐色,有对生叶痕。叶多已切断;完整者椭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聚伞花序(果)腋生;果实卵圆形,长约7mm,灰黑色。气微,味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广州多有栽培,常缠绕于竹篱上或棚架上为荫蔽物。
乌蔹莓注射液1%、10%浓度,用平皿法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地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31mg/ml,试管内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
乌蔹莓注射液1:10、1:100稀释与病毒混合注入鸡胚尿囊腔内,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沪防-77-56-E2及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1:100稀释,在人胚肾组织培养中,对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
乌蔹莓水煎醇沉液28g/kg及醇提液25g/kg灌胃,连续7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两种制剂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对大鼠塑料环肉芽肿有抑制作用。
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均使大鼠胸腺减重;0.5g/只灌胃,连续7天,均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
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明显促进大鼠体外血栓形成 小板粘附。
治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或晒研末,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医学正传》)
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乌蔹莓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2)把全部原料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1—2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