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有什么作用_药用价值_苹果绿

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有什么作用_药用价值_苹果绿

2023-04-24 09:41:16

皮为石榴的果皮,又称石榴壳、西榴皮。秋季石榴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干燥的果皮厚2—3毫米,以皮厚实、色红褐者为佳。

石榴皮所含根皮 ,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还能使肠黏膜 ,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有 的特殊功效。

石榴,亦名安石榴。《纲目》:“《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又按《齐民要术》云: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也。”时珍曰:“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药用其皮,故名石榴皮。

据传,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医术高超,浙江义乌丹溪人士,故医界尊称为“丹溪翁”,很多学医者自愿拜其名下。有一年夏天,朱丹溪的书友肚腹疼痛,久泻不止。朱丹溪诊脉后给他开了一剂 ,服药后不见好转。复诊时又给他开了三剂,服后还是泻泄不止。朱丹溪从未遇到过这么棘手的病例,一时束手无策。这位书友无奈,即到朱丹溪的学生戴思恭处求医。戴思恭接过老师的处方仔细查看,又观舌切脉,详细寻问病情,然后对患者说:“先生的遣方用药无可挑剔,晚生认为欲止泻泄,给你加上石榴皮三钱,不妨一试。”这位书友按处方抓药三付,服后腹泻霍然而止,不日痊愈。一天,书友又去拜望朱丹溪,丹溪见他面部红润,精神颇佳,全无病态。丹溪问服什么药好得这么快?书友掏出处方说:“是思恭在您的方中加了一味药。”丹溪看罢处方似有所悟道:“这味石榴皮添的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取鲜石榴皮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煎药液混匀,用文火浓缩成膏,加入 300克,搅匀至沸停火,晾凉后装瓶备用。此膏适用于久泻久痢、肠炎、菌痢、 引起的腹泻等症。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白开水冲服。 患者不宜服用。

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 等份研末冲服。

取石榴皮、 根各60克,先将茄根烧成灰(存性),研末,石榴皮研成细末,两药混匀,每服9克,用 水送服。此方适于慢性痢疾久治不愈者,急性菌痢忌服。

《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 煎治小儿疳虫。

石榴皮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幽门螺旋菌、淋球菌、各种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又以对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石榴皮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石榴皮鞣质是抗生殖器疱疹病毒的有效成分,它不仅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还有直接杀灭病毒和阻止其吸附细胞的作用。石榴皮煎剂对甲型PR8株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水提液对HBV有体外灭活作用。

石榴皮煎剂有驱绦虫作用,有效成分为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其机制系作用于绦虫的 ,使其持续收缩。

石榴皮碱对温血动物的脊髓有兴奋作用,可引起痉挛,大剂量可使运动神经末梢麻痹,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石榴皮鞣质有助于局部创面愈合或保护局部免受刺激。石榴皮甲醇提取物的一化合物对牛红细胞的碳酸脱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石榴皮粉末可降低雌性大鼠的受孕率。

石榴皮水提液大鼠口服给药LD50为4.785g/kg;小鼠腹腔给药LD50为799.9g/kg。生殖毒性实验无致突变作用和致畸现象。

石榴皮晒干研磨,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泡水洗眼的话,也有名目的效果。

(2)治妊娠暴下不止,腹痛:安石榴皮二两,当归三两,阿胶二两(炙),熟艾如鸡子大二枚。上四物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产经方》石榴皮汤)

(3)治粪前有血,令人面黄: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钱,用茄子枝煎汤服。(《千金方》)

(5)治诸虫心痛不可忍,多吐酸水:酸石榴皮一两(锉),桃符二两(锉),胡粉一两,酒二合,槟榔末二钱。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前二味至一盏,去滓,下胡粉、槟榔、酒,更煎一沸,稍热,分为三服。(《圣惠方》石榴皮散)

(7)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方》)

(9)预防稻田皮炎:石榴皮二两,五倍子二两,地榆(炒黑)二两,明矾五两。取清水五斤,将前三味药放入水内煎沸后,再煎10分钟,然后加入明矾,用木棒不断搅 拌,至明矾全部溶于水中,再煎至剩下药液3斤左右,去渣冷却备用。用时须在下水前将手、脚在药液中浸泡一下;也可用棉花球蘸涂。待药液干后入水工作。每次 出水休息,必须如前浸涂后再下水工作。(《上海中医药杂志》(6):170,1966)

(10)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医学正宗》)

(13)治产后泻 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上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朱氏集验方》榴附散)

(14)治小儿冷热痢 酸石榴皮三分(炙令焦,锉),黄连三分(去须,锉),赤石脂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末。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纳蜡一两,更煎三五沸。不计时候,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石榴皮煎)

(15)治虚寒客于下焦,肠滑洞泄,困极欲死 酸石榴皮(微炒)、干姜(炮)各一两,黄柏(去粗皮,炙)、阿胶(炙令燥)各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用水二盏,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温服。或无黄柏,用黄连亦得。(《圣济总录》石榴皮汤)

(16)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为肌肤 石榴皮(焙,锉)二两,无食子四枚,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各一两半,枳实、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上六味,捣罗为末,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汤下,日再。(《圣济总录》石榴丸)

(17)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 酸石榴皮二两(慢火焙令黄),侧柏叶二两(慢火煨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木贼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18)治虚劳尿精 石榴皮、桑白皮(切)各五合。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要方》)

(23)治霉疮 石榴皮、[香附]]子各十钱,甘草二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温服。(《霉疠新书》石榴皮汤)

(25)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亏)痛,心神烦闷 酸石榴皮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配砂糖:缓急止泻。砂糖和中缓急石榴皮酸涩而温,能敛肠止泻,二药合用,甘温酸涩皆备,既可缓急补中,又可收敛止泻,用治久泻不愈,虚寒腹痛者甚宜。

配马兜铃:马兜铃能清泄肠中疳积实热,石榴皮可安蛔驱虫定痛,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善疗小儿疳积肠虫诸症。

配黄连:黄连燥湿清热,善治湿热蕴结大肠之泻痢诸疾;石榴皮既酸又涩,收敛涩肠,疗赤白下痢、久泻不止之气虚下陷诸症。二药相须为用,药力大增,共奏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之功。

配槟榔:槟榔苦辛性温,石榴皮酸涩性温,二药皆入大肠经,合用后能使蛔得湿而安,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药力专强,为驱蛔杀虫的最佳对药之一。

凡肠道蛔虫、绦虫腹痛者,可与槟榔等配伍,如《圣惠方》石榴皮散。对于疥癣、疮疡及水火烫伤久不收口者,可单独外用,亦可与其他药配伍应用。

取石榴皮制成50%或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为一疗程;对慢性菌痢可以连服2周、停药1周再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50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治愈49例,进步1例。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3天,腹痛,里急后重消失时间为4.8天左右,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在4.6天上下,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5.3天。治疗慢性菌痢4例,停药后2周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均消失,粪便培养3次以上均为阴性。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连服6日为一疗程。如无效可再服一个疗程。40例患者一疗程后随访半年,均无任何症状,其中36例连续粪检3次均为阴性。服药期间偶有恶心、耳鸣,能自行消失。

用新鲜的石榴皮蘸少许明矾末擦在患处,1日3次。或者用石榴皮(炒成炭状再研成细末)1 份,加芝麻油3份,调成糊状,涂在患处。每日2次,连续多次有效。

取石榴皮500 克,将其清洗干净,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到只剩250毫升,过滤后倒入瓶子中备用。按烧伤面的大小,将1平方厘米的纱布块浸于药液,一块一块贴敷于患处,直到痊愈时纱布块自行脱落。一般敷药一次既可以治愈。

取石榴皮15克,炒焦后研为细末,备用。先将患耳用棉签蘸双氧水拭洗数次,直到没有冒出白色泡沫为止,再用棉签将患耳擦干净,用吹管将粉末吹于患耳中。隔日上药 1次,3次为1疗程。

石榴皮煮水可以治疗一些疾病,比如腹泻、痢疾等。因为石榴皮中含有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还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

慢性菌痢可以连服2周,停药1周后再服2周为一疗程。

《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石榴皮碱中毒时,能引起发热、头晕、视物模糊、蚁走感、恶心、呕吐,甚至可招致弱视、腓肠肌痉挛,全身搐搦而虚脱。解决方法:给服通用解毒散或碘酊1毫升,加水至100毫升,洗胃,给与泻盐。抽搐可用巴比妥类,头痛可用阿司匹林,对症治疗。 《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石榴含鞣酸较多,可与蛋白质、钙发生作用产生一种不易消化的络化物,刺激胃肠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故石榴不宜与海蟹、虾等海味同食,另外酸有收敛作用,大便秘结者慎食:石榴含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忌食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