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为 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
薤白形状类似蒜,(俗称小根蒜)为我国传统 材,属药食两用品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各地均产,薤白是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鳞茎。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古人云:“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民间俗称野蒜。入药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茎者为佳。
薤白自古以来就被作为药食兼用之品。元代农学家王桢曾说:“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
北方多在春季,南方多在夏秋间采收。连根挖起,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沸水煮透,晒干或烘干。
据《汉书》记载,有一叫龚遂的读书人,官至太守后仍心系百姓。因汉末兵乱,三国争雄,导致疾病流行。龚遂劝民众大种葱薤,以防治疾病。 薤白的功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说它“主金疮疮败”,《岭南采药录》也有治“金疮”的描述:“和生盐捣烂敷疮。被 针伤,留铁锈于 ,敷之可以吸出。”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薤白“安魂魄”,《仪礼·士相见礼》中也说:“葱薤之属,食之止卧。”魏文帝亦有“夜夜不能寐,弃捐葱与薤”的诗句。经过历代医家经验总结,认为薤白味苦,辛,人肺、大肠经。具有 , 宽胸之功效,被作为治疗胸痹的要药使用。像治疗喘息、咳唾、胸背痛的 薤白白酒汤,治疗胸痹、心中痞满的 薤白 汤,治疗心痛彻背的瓜萎薤白 汤,都是以薤白为主药。
借助薤白利窍滑肠散结气之力,前人多用于治疗泻痢之症,且多做成酒、粥、饼、菜等药膳。唐代诗人白乐天诗中提到的“酥暖薤白酒”,即以酥炒薤白投入酒中。《食医心鉴》中有薤白粥:“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粥,日日食之。”清代医家沈金鳌也认为:“治老人冷痢,食薤白粥。”在《杨氏产乳方》中有一治疗 的药饼方,即将“薤白捣如泥,以 粉和蜜作饼,炙熟与食,不过三两服。”对于产妇泻痢,也可以用薤白 。《范汪方》载“治产后诸痢,多煮薤白食,仍以羊肾脂同炒食。”除泻痢之外,孙思邈认为,“薤白,心病宜食之。”此处所说的“心病”,即今 、心绞痛之类的心血管疾病,以薤白食之,也有调养之功。
薤白所含 辣素的主要成分为硫化丙烯,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温,能温阳散结,可用于治疗高 和高血脂症;薤白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杀菌消炎,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感染疾病有治疗效果。薤白所含的特殊香气和辣味,能 功能,增加 ,还可加强血液循环,起到 的作用。
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持续服用其提取物,血浆总脂、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服用薤白有效成分,其血浆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也明显降低。
家兔服用后主动脉脂质斑块的面积、厚度、斑块内泡沫细胞数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程度等均有显著的降低,冠状动脉的损害也有明显的减轻。
所含精油能明显抑制兔和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强度低于大蒜精油,强于阿司匹林。
薤白糖油抑制血小板TXA2 (血栓素)的合成,代谢物TXB2生成减少。病人服用薤白胶丸4周,血浆6一酮一PGFla含量显著提高,PGl2/TXA2的比值增高。从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
薤白水煎剂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300%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1:16时对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原理现代还甚少研究。按薤白为葱蒜属植物,该属植物有类似芥子的作用,欧洲民间过去常用该属植物缓解肺部炎症引起的刺激症状,如(胸痛);又实验证明口服葱蒜的提出物后,平滑肌的反应先是短暂兴奋,继而抑制。这两点资料对于理解薤自治疗胸痹(胸膜炎、心绞痛等)所以有效,可能有一定帮助。
胸痹证。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治寒痰阻滞、胸阳不振所致胸痹证,常与瓜蒌、半夏、枳实等配伍,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金匮要略》);若治痰瘀胸痹,则可与丹参、川芎、瓜蒌皮等同用。
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有行气导滞、消胀止痛之功。治胃寒气滞之脘腹痞满胀痛,可与高良姜、砂仁、木香等同用;若治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或与木香、枳实配伍。
通阳散结:用于寒痰凝滞、胸阳不振,症见胸闷气短,胸背刺痛等,即冠心病心绞痛,可与瓜蒌、丹参、片姜黄、桂枝、五灵脂、桃仁、红花、远志、沉香同用,或与瓜蒌、半夏同用。如瓜蒌薤自半夏汤。
下气行滞:用于肠胃气滞、泻痢后重,可与柴胡、芍药、枳实等同用,如四逆散加薤白方。
鉴别应用,葱白、大蒜和薤白都为菜类寻常之食品,其性味皆偏辛温,作用大同小异,而葱白偏于通上下之阳,以防阳将脱离;大蒜偏于杀虫解毒,开胃健脾,薤白偏于温胸中之阳而散上逆之浊气。
②《别录》:"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
③《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产妇。骨鲠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
⑥《本草拾遗》:"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
⒀《岭南采药录》:"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发散解表,健胃,开膈。"
配瓜蒌:瓜蒌既能化痰宽胸,又能润燥滑肠;薤白滑利通阳,开心窍,散胸中与大肠气滞,兼能活血。二药相配,一润一散,涤痰泄浊,开胸散结,主治胸阳不通、心血瘀阻、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闷痛诸证。
配半夏:半夏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止呕;薤白能理气宽胸,温中通阳。二药相伍,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肺气喘急、胃脘不舒或干呕等证。
配当归:当归有活血祛瘀、补血润肠之功,薤白能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下焦寒湿,二药共用,可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胎动不安等病。
配粳米:粳米温中补脾,益胃升津,薤白温中导滞,散寒止痢,二药相配,温中补脾功效大增,寒湿痢用此对药最宜。
配蜂蜜:蜂蜜有清热解毒、补中润燥止痛之功,薤白有生肌长肉之功,二药共用,既能生肌,又能解毒,烧伤用之最宜。
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栝楼薤白白酒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栝楼薤白半夏汤)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枳实薤白桂枝汤。①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食医心镜》)
治灸疮肿痛:薤白(切)一升,猪脂一升(细切)。以苦酒浸经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梅师集验方》)
治食诸鱼骨鲠: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持绳端,吞薤到鲠处,引之。(《补缺肘后方》)
治小儿疳痢(包括慢性肠炎):鲜薤头洗净,捣烂如泥,用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烤熟食之。
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本草从新》:"滑利之品,无滞勿用。"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热,忌与韭同。"
【用法用量】以水1.25升,先煎栀子十沸,下薤白,煎至1升,再下豉,煎取700毫升,去滓,每服200毫升。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薤白一茎,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服。先嚼薤,次服药,一日三服。
【备注】本方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栝楼、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
【做法】薤白粉6克,萝卜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葱花、姜末各5克,白糖10克,炒制。佐餐食用。
【做法】薤白10克,仔鸭25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葱段、姜片各6克,食盐、味精各2克,白糖5克,炖至鸭肉熟透即可。
【做法】薤白1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薤白放入盛有白酒的玻璃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