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砂仁的副作用_砂仁图片_苹果绿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砂仁的副作用_砂仁图片_苹果绿

2023-04-24 09:41:16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或者缩砂或者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7至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低温焙干,用时打碎;或者以未成熟嫩果,通过加工食用,砂仁是一味 ,也是 、卤料中常用的一种香料。

砂仁为常用中药,原名缩砂蜜,药用分为阳春砂仁、缩砂仁和海南砂仁几大类,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仁,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阳春砂主产两广,亦有部分从东南亚等国进口。其中,春砂(果实)入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 ,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三月、 开花在根下,五 成实。”《药物出产辨》云:“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本品辛散温通,善于 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若湿浊内阻,中气不运,见脘腹胀满、 不振、恶心呕吐者,常与 、 、 等配伍。如脾虚气滞者,配 、 等,如香砂六君子丸。

用于脾胃虚寒吐泻。以其能化湿行气而调中 ,温脾 ,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 、 等药同用。

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本品能行气和中而 。妊娠中虚气滞而致呕吐、胎动不安者,可与白术、苏梗等配伍。

《本草纲目》载有:“化钢 骨硬”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土炼三黄皆用之,虽不知真性何以能治此物也,但临床屡用屡验。可供参考。

砂仁辛散性温,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有下气归源之功,故可治疗奔豚,虚火上浮之疾病。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见有脘腹胀闷,呕恶食少,食积不化,吐泻乏力。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如香砂六君子汤。现代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常与白术、苏梗配伍,治疗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病症。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本品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春砂仁水煎液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肠平滑肌节律性运动,使回肠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因而临床服用砂仁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砂仁剂量增大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对肠管的兴奋作用,而使肠管张力减弱,振幅降低,具有解痉止痛作用。砂仁又可显著减少大鼠的胃酸分泌,对小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促进了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从而抑制了胃酸分泌。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本品气味芳香,善入脾胃,长于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温中散寒,为化湿行气,醒脾和胃之良药。适用于湿浊阻中,脘腹胀痛,食少纳呆,呕吐腹泻之证 。常与白豆蔻等化湿药同用,以增强化湿行气之效。而本品又长于行气温中,故对于寒湿气滞者尤宜。若寒湿内阻,脘腹胀闷冷痛,食少腹泻,常与草豆蔻、干姜等温中、化湿药配伍 。若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常与木香、枳实等行气除胀止痛药配伍。若脾虚气滞,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常与补气健脾药配伍,如《张氏医通》香砂六君子汤,以之与人参、白术等药同用。

本品善于温脾暧胃,利气快膈,并能止呕、止泻,故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吐泻证。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呃逆者,常与干姜、半夏等温中止呕药配伍。治脾胃虚寒,清浊不分,腹痛泄泻者,可单用,如《小儿卫生总微论 》缩砂散,以本品为末拌猪肚服,治小儿滑泻,脱肛;也常与白术、干姜等温脾药配伍。若治湿伤脾胃、升降失职,吐泻腹痛,本品又能化湿醒脾,止吐止泻,常与藿香、半夏、木瓜等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之品配伍。

配蔻仁,砂仁香窜而气浊,散寒力较大,功专于中下二焦,暖胃燥湿,引气归元(肾),适宜于寒湿积滞,寒泻冷痢,又有安胎作用;白蔻仁芳香而气清,温燥之性较差,功专于上中二焦,和胃止呕,适宜于湿浊阻胃之呕哕、呕逆,并能宣通肺气。两药配用、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

配青陈皮,砂仁辛香性温、有醒脾和胃,行气宽中之效。青皮性猛,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二药合用,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及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

配佩兰,砂仁香浓气浊,燥湿之性较强,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安胎之效。佩兰气味芳香,功专清肺开胃,化湿悦脾,理气之功为要。两药配用,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

配冬葵,冬葵子有催乳之功,可有滑肠作用,配砂仁行气和胃、可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吸收。故两药配用,有行气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诸证。

配熟地,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又助消化,并能引气归肾,兼有温肾安胎作用;熟地补血生精,滋肾养 肝,久服易腻嗝,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许砂仁)。两药配 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此 谓一举两得。

配黄芩,砂仁与黄芩、二者性味功效迥异,然均 有安胎之功。砂仁辛温理气之品,和气机而安胎孕;黄芩 苦寒清热之品,降火凉血而安胎孕。二药同用,寒温相合, 气血配对,可使枢轴回旋,升降复取,热泄气和,而成安胎 之妙用。正如《药鉴》:“佐黄芩,为安胎之妙剂也”。临床用 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

配木香,两药均是芳香,辛散温通之品,功效相 同,皆有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化之功。但砂仁偏于醒脾 和胃,木香偏于调中宣滞,两药配用,治疗脘腹气滞胀痛, 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正如《本草汇方》:“与木 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用于脾虚食少,宿食不消,胸脘痞闷,则用白术480g,枳实240g,木香30g,砂仁30g,为丸。

用于妊娠气滞之胎动不安,腹疼,以砂仁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熟透,去皮用仁,为末,每次服6g。

喛气:制半夏9g,茯苓9g,广木香3g(后下),春砂仁4.5g,白术9g,陈皮4.5g,党参12g,甘草3g,用水煎后服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疼的作用。可治脾胃虚弱,纳呆,喛气,脘肚胀满或者疼痛,呕吐泄泻等症。

食少便溏:每次服9g,每天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温热水送服。如无成药,可按下面配剂:广木香2.4g,陈皮3g,春砂仁3g,厚朴6g,党参12g,白术12g,香附6g,蔻仁3g,云苓,生姜各6g,甘草6g,大枣5枚,苍术9g,用水煎后服用。具有健脾补气,养胃燥湿的作用。可治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四肢无力,面色萎黄等症。

消化不良:砂仁,焦苍术各30g,炒车前子10g,共研成细粉末,蜂蜜为丸。每回6g,每天两回。

胃下垂:黄芪,太子参各30g,白术,砂仁各10g,陈皮15g,升麻12g。水煎,每天一剂,7日为一疗程。

慢性胆囊炎:砂仁,黄连,木香各8g,虎杖12g,枳实,白芥子,柴胡,大黄各10g,金银花,白芍各15g。水煎,每天一剂,连用14日。

结肠炎:砂仁10g,党参20g,茯苓15g,炒白术15g,炒扁豆30g,炒山药30g,肉豆蔻12g,炙甘草6g,大枣5枚,浸泡半小时后水煎。两煎药液混匀,分别在早晨和晚上服用,每天一剂,7日为一疗程。

砂仁散:缩砂仁9克,将其研磨为散,每日服用2次,每次熬克,用温开水送服。主治脾胃气滞以及一切食毒。口中常嚼砂仁亦能治疗牙痛症。

缩砂饮:砂仁、乌药各30克,沉香15克,净香附20克,炙甘草7克,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粉,每日服用2次,每次3克。可治脾胃气滞引起的各种病症。

砂仁炒肚条:砂仁粉6克,猪肚20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5克,炒制。佐餐食用。

砂仁炖肘子:砂仁6克,猪肘子25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 克,炖至猪肘烂熟即可。佐餐食用。

砂仁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

(5)将调好的砂仁料均匀的抹在鲫鱼的腹腔内。

(6)取适量的淀粉,将鱼腹开口处抹上,省的料汁外流。

(6)最后均匀地洒上磨好的砂仁

(1)鳝鱼从市场买回时请店家代为宰杀去骨。去骨鳝鱼斩去头尾,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血水和黏液,先切成5cm的段,然后再切丝。老姜切丝。香葱切段。蒜拍碎,切成蒜末。韭黄洗净,切成4cm长的段。

(3)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至6成热,投入砂仁、香葱段、老姜丝和蒜末,煸炒至散发出香味,然后投入焯过的鳝丝翻炒均匀。

春砂仁敲碎,余各药物稍浸泡,猪肚洗净,翻转,以生粉反复揉擦,再洗净,切块,除春砂仁外,将各汤料放入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文火煲约两小时,下春砂仁,片刻,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弃药渣,猪肚可捞起,拌酱油供佐餐用。

砂仁种子含挥发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外生殖器出现大小不等的团块、淡红色皮疹、风团。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听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砂仁辨别专家骆诗文称,砂仁作为中药具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止呕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由于其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也被当作香料使用,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

“艳山姜的成本价,要比砂仁便宜10倍。”骆诗文称,艳山姜虽然也有一定的香味,可作为调料提味,但根本达不到砂仁的功效。在相关的食疗书籍、食谱上,也无法找到任何艳山姜食用价值的记载。另外,枸杞、虫草、黄芪、当归也容易出现冒牌货,市民购买时一定要小心。

形状:正品砂仁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表棕褐色,有密生刺状突起;伪品多呈球形或长倒卵形,外观为橙或棕红色,无密生刺状突起,而是有一层短柔毛或扁形柔刺。

种子:正品种子每室有近30粒,紧密排列,呈不规则的多面体,有棱角;伪品种子每室仅5至15粒,外形一端平截,一端稍窄。

气味:正品砂仁有一股浓烈的芳香气味,味道辛辣微苦;伪品气微香,味微苦辛而涩。

以个大、坚实、饱满、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个小、不饱满、发瘪、搓之果皮易脱落者不宜购买。

凡脾胃气滞湿阻所致脘腥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者,多与木香同用,并随症配伍其他药物。

本品温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气痛,每与小茴香、吴茱萸等温里散寒药同用。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