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为水 科植物庐山石韦和有柄石韦或石韦的叶片。野生。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等地。原植物喜阴凉干燥气候,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除去根茎及根,拣去杂质,洗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石韦为少常用 。商品石韦为水龙骨科石韦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按叶型大小不同,分为大叶石韦和小叶石韦两类。大叶石韦的原植物有庐山石韦、毡毛石韦和光石韦等;小叶石韦的原植物有石韦、有柄石韦和北京石韦等。其中以庐山石韦、石韦和有柄石韦应用较为广泛。
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水煎液)及异 甙均有明显的 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不及可待因的作用明显。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101(水煎浓缩液)、410、411、1A母及晶1均有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均不及可待因。
100%石韦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 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本品苦甘而寒,苦可降泻燥湿,甘可 ,寒可 。入肺及膀胱经,则上能 热,下能利膀胱,开水源以通水道,故具 之功。适用于 之小便涩疼痛,少腹拘急,尿红或浊,尿中挟砂等症,又兼清热 之力。对血淋者更宜《神农本草经》讲: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可知本品乃利水通淋要药,如《千金方》石韦散,即以石韦配 等,主治血淋诸疾。
本品入肺经,则寒可清肺热。苦可降逆气而又燥湿,湿去则痰化。故有 而 之功。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者较宜。
本品苦寒。能清热泻火,兼入肝经。肝主藏血。故善清分血之热而具 之功。用于血热妄行的崩中漏下(见有量多淋漓,色鲜或紫、质稠,口干烦热、舌红脉数)及吐血衄血等,甚为相宜。民间以单味本品水煎服或酒下药末,均治崩中,有显效,故《本草纲目》讲:石韦“主崩漏”。
用于血热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吐血,常与生地、丹皮、三七等同用,也可单味30克水煎服。
用于肺热咳喘,如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常与生石膏、麻黄、杏仁等同用,或单味与冰糖煎服,也可与槟榔配用。
石韦与滑石:二药均性寒而通淋,对于热淋,石淋尿道涩痛者,皆为常用之药。然石韦有凉血止血之功。故偏治血淋;滑石性滑而利湿,故长疗石淋及湿热淋。此外。石韦能清肺止咳、滑石能清暑止渴,二药同中有异。各有所长。
石韦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将石韦以热水浸出再冷冻干燥,使浓度为样品的750mg/ml浓度时,在体外试验中,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抑制率为42%。
庐山石韦煎剂或异芝果素、有柄石韦的水煎醇提物均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石韦对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升高作用。石韦煎剂还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配蒲黄,清热利尿,去瘀止血。蒲黄甘平,入肝、心包二经血分,功能止血散瘀;兼利小便,石韦苦寒,入肺膀胱二经,功善利尿,蒲黄得石韦,则通淋利尿之力加强;石韦得蒲黄,则止血散瘀之力有增。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尿,去瘀止血之功。如《千金方》石韦散,即取此二者等药组方,善治血淋诸证。
配槟榔,降逆、行气、化湿,则共具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善治气热咳嗽咯痰诸疾,如《得配本草》讲:石韦配槟榔、姜汤、治气热咳嗽。”
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石韦散)
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古今录验》石韦散)
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脝: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上浓煮汁饮之。(《全生指迷方》石韦汤)
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
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治气淋,小腹胀满闷:石韦一两(去毛),鹅不食草一两。上件药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半,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治玉枕疮,生枕骨上如痈,破后如筋头:石韦、雄蚕蛾(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散,于贴取差。(《圣济总录》石韦散)
石韦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镇咳,祛痰作用。
据报道,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水煎服;治急性肾盂肾炎,多有效(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内科疾病).1970.65)。 用石韦、鸡血藤、太子参、陈皮、阿胶,煎服2——6个月,可使周围血象三系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9)。石韦还可治疗乳糜尿,尿路结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滑石、杏仁为之使。得菖蒲良。(《本草经集注》)
无湿热者勿与。(《本草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