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南沙参的副作用_苹果绿

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南沙参的副作用_苹果绿

2023-04-24 09:41:16

南沙参为 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趁鲜刮去粗皮洗后干燥,切厚片或短段生用。

南沙参是我国传统常用 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原名沙参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并被列为上品。记述有“主积血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中将沙参与 、 、 、 称为五参,并由此沙参并人参是为五参,其形不尽相类,而主治颇同,故皆有参名之说。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 ,因而益脾与肾,宜之”。南沙参 养阴, 。主治 ,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祛痰益气。本药为清补之品,适宜于素体阴虚或阴虚有热的人服用。如用于肺热阴伤引起的干咳无痰,或疾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或声音嘶哑等。也可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干,胃痛,呢逆,呕吐,便秘,舌红少津等。

轮叶沙参煎剂对家兔有 效果,但较 为弱,持续时问较长。南沙参所含β谷甾醇、 酰-β-谷甾醇有 、祛痰、 和消炎作用,这些作用与所含皂苷也有关。

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于肺 较轻,而燥热咳嗽,虚劳久咳,痰粘不易咯出等,有 阴、清肺热和祛痰之效。

用于热病后气液不足或脾胃虚弱之证。如(<温病条辨>沙参 汤)。

1%的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 作用, 能使离体心的振幅增大,给兔静脉注射,能使其血压稍微上升、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 此作用依然存在.

本品又能 , ,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 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欲食、呕吐等证。本品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 。但本品兼能补益脾气,对于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两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 、麦冬、 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配伍,如益胃汤(《温病条辨》)。

治疗发热后、放疗后有口干、内热症状者。

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可用南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为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腹含化,缓咽。有明显疗效,而且复发率低。

(1)将南沙参去杂洗净。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后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按:此菜由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南沙参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补脾胃、养阴液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四肢无力、肺热燥咳、久咳、小便频数等病症。

(4)时间到,捞起看炖至个人觉得软硬适中即可。

(5)重新放水,把炖软的蹄筋、鲜排骨、浸泡过20分钟的沙参、姜偏放入,放入3人量的水,我是高出材料2指的高度。

(3)将焯去血水的鸡块在油锅中稍煎一下。

(5)大火烧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后米变的粘稠烂软即可最后可以加入几粒枸杞点缀(也可不加)。

(1)老鸭洗干净,斩成块,锅里放冷水,放入鸭肉,煮开后,转小火,撇去浮末,再稍微煮会儿,把浮在表面的油也撇去。

(2)加点料酒,把洗干净的玉竹和沙参还有姜片一起放入。

据古代文献记载,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一般认为两药功效相似,均属养阴药,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参又称大沙参、空沙参,其形粗大,质较疏松,功效较差,专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参,又称北条参、细条参,其形细长,质坚疏密,功效较佳,专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说法各异。

功用不同:南沙参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北沙参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阴虚内热,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另外,就二者质地而论,北沙参坚实,南沙参空疏,坚实者用于养阴,空疏者用于补气。

《本草备要》:"似人参而体轻松,向实者良生沙地者长大,生黄土者瘦小(北地真者难得沙参分南北两种: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逊)。

《本草从新》:"南沙参,色稍黄,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种味带辣者,不可用。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