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子,又叫盍合子、仙沼子、压惊子,是 科植物木通、 或者 的成熟的果实经过干燥而成的。一般在夏季和秋季果实呈黄绿色的时候采收进行晒干或者放在沸水中略烫熟后晒干。
预知子呈肾性或者长椭圆形,稍微弯曲,一般长度在3~9厘米之间,直径在1.5~3.5厘米之间。表面呈黄棕色或者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顶端钝圆,基部有果梗痕。质硬,破开后,果瓤是淡或者黄棕色的,种子是扁长卵形,呈黄棕色或者紫褐色,具有光泽,有条状纹理,气微香,味苦。
木通的种子含 油约18%,其中主要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及软脂酸甘油酯。五叶木通鲜果皮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3-O-α-L-鼠李糖基 -α-L-阿拉伯糖甙、齐墩果酸 3-O-α-L-(1→2)-鼠李糖基 -α-L-阿拉伯糖基 -28-O-α-L-鼠李糖基(1→4)-β-D 糖基(1→6)-β-D-葡萄糖甙,以及木通皂甙 Stc,Std等,皂甙元均为常春藤皂甙元。种子含木通皂甙Stb,Stc,Std等多种子常春藤皂甙。
(1)《开宝本草》:"预知子有皮壳,其实如 子,去皮研服之。 "
(2)《本草图经》:"预知子旧不载所出州土,今淮、蜀、汉、黔、譬诸州有之。作蔓生,依大木上,叶绿,有三角,面深背浅,七、 有实作房,初生青,至熟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光润,如飞蛾。蜀人极贵重,云亦难得,采无时。"
内服和外用均可,内服: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研末调敷。
治大风腹脏有虫,令人皮肤生疮,语声变,眉鬓落:预知子二两(捣末),雄黄二两(研细),乳香三两(研细)。上件药,先以乳香末用水一斗,于银锅内以慢火煎至五升,入预知子并雄黄,慢火熬成膏,入瓷器中盛。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后有虫如马尾随大便出。(《圣惠方》乳香煎)
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寐即惊魇,或发狂眩,暴不知人,并宜服之:枸杞子(净)、白茯苓(去皮)、黄精(蒸熟)、朱砂(研、水飞)、预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参(去芦)、柏子仁、地骨皮(去土)、远志(去心)、山药各等分。上一十二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龙眼核大,更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细嚼,人参汤下,不计时候。(《局方》预知子丸)
治耳卒聋闭:八、九月,取石榴开一孔,留盖,入米醋满中,盖定,面裹,煻火中煨熟,取出,入少仙沼子、黑李子末,取水滴耳中。脑痛勿惊。如此二夜,又点一耳。(《圣惠方》)
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疠风(眉落、声变)。用预知子、雄璜各二两,共研为末。另以乳香三两,同水一斗,煮成五升后,加入药末熬成膏,收存瓶。生前了一匙,温酒调下。
预知子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植物的果实,即三叶木通果实、白木通果实以及木通果实。这三种植物的果实基本近似。
(2)苏颂曰:“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淮、蜀、汉、黔、壁诸州皆有之。作蔓生,依木本上。叶绿,有三角,面深背浅。 、八月有实作房,生青,熟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光润如飞蛾。今蜀人颇贵重之,云亦难得。”
(3)明·《本草蒙筌》:“预知子,出淮南及汉黔诸州,系藤蔓附大木直上。叶三角绿色,背浅面深,实 作房,生青熟赤。子藏房内,六七多枚,如皂角子褐斑,似飞蛾虫光润。欲求极贵,因得其难。”
(1)三叶木通果实:果实呈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长3~8cm,直径2~3cm。表面浅灰棕色或黄棕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钝圆,有时可见柱头残基,基部具圆形稍内凹的果柄痕。果皮革质,较厚,断面浅灰,内有多数种子,包埋于灰白色果瓤内,果肉气微香,味微涩。种子扁长卵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略扁平,表面红棕色或深红棕色,有光泽,密布细网纹,顶端稍尖,基部钝圆,种脐略向一边,其旁可见种阜。气微弱,味苦,有油腻感。
此外,西藏地区使用同科植物五风藤的果实为八月札;四川部分地区有用狭叶 的果实当八月札使用。均属地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