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生活在浅海泥沙中,有左右相等的两个贝壳,壳质脆薄,呈长方形,表面常生长一层浅绿色的薄皮。
蛏子是宁波特色海产品之一,属于软体动物,贝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鲜美,是比较普通的海产食品。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所以养殖蛏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很多人认为蛏子是生活在海涂浅表层,退潮或放水后可以在海涂上随手拾得,其实不然。蛏子生活在40多厘米深的海泥中,采挖很不容易。
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最常见的一种叫长竹蛏,两壳形似长竹筒,因此而得名。蛏子学名缢蛏,地方俗称为海指甲或鲜子,是夏天佐酒的佳肴。蛏肉可以拌凉菜,最宜夏令。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 、 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 的功能。每100g蛏子中含有7.2g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跟其它大部分小海鲜一样,蛏子也不太适合肠胃太寒的人,但是非常适合 湿热水肿的人群。
蛏子富含 和硒,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孕妇、老年人良好的 食品,蛏子含有 和锰,常食蛏子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 的作用。医学工作者还发现,蛏子对因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后产生的口干烦热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认为,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 、补阴除烦、益肾 、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记载:蛏子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随息居饮 》中记载:蛏子肉"清胃、治痢、除烦、补产后虚损"。《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做蛏子之前要先让它吐尽泥沙,不管是用淡盐水还是滴几滴香油,都得处理干净了才好吃。蛏子炒着吃比较多,用一点生抽、辣椒、葱姜蒜什么的,味道就非常鲜美了。
蛏子洗净后,放养于含有少量盐分的清水中,待蛏子腹中的泥沙吐净,倒在沸水中,稍为停留,加入葱末、少许盐,即可捞起食用;也可用干辣椒、食用油做辣炒蛏子。
用筷子将蛏子与盆底隔开,,吐出来的沙子,直让蛏子彻底吐沙的小妙招
让蛏子彻底吐沙的小妙招:
接沉底了,悬在中间的蛏子再吸进来的水又是干净的。
买蛏子时向老板要一点海盐,溶于清水中,营造海水的味儿。然后在盆中放两只平时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让小筐沉底,最后将装满蛏子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脏东东会有很多。
吐好沙的蛏子用淡盐水反复的搓洗几遍,将壳上的脏东西洗净控干水分即可
蛏子干质地坚硬,泡发方法是:将蛏子干洗净,放清水中浸泡回软,再放入碱溶液中,(750克清水加约50克石碱)浸泡3——4小时后,用清水洗尽碱味。
死亡变质蛏子不可食用,已死的蛏子两壳韧带脱离或连在一起的壳上、蛏体因失去水份而收缩,吸水管变得干瘪而柔软。
(4)捞出蛏子,取部分原汁水倒入碗里,再将作法3里的的酱汁兑入。
(6)将蛏子肉倒到调好的汤汁里浸泡半小时,洒上葱花,就可以开吃了。
(1)蛏子洗净后让其吐净泥沙,洋葱和柿子椒洗净后切大块备用。
去壳蛏子250克,鸡蛋2只,面粉40克,盐6克,味精5克,白糖10克,料酒15克,芝麻油25克,鸡汤100毫升,葱末5克,熟鸡油150克,生姜末5克,青蒜段5克,干辣椒1个。
(3)旺火烧热炒锅,放入熟鸡油,待油温烧至三成热时,用手将蛏子三只一拿,平放在锅内成四方形,摆好后,用温火慢慢将锅转动煎塌,前黄翻个儿再煎,两面均煎成淡,倒入漏勺内,控油。
(4)炒锅净后放20克芝麻油,烧四成热,放入干辣椒段,炸至脆而不糊,再放入葱末、生姜末,烹入料酒,加鸡汤、味精、白糖,再将煎过的蛏子放入锅内,烧开,汤汁将收干时,把青蒜段摆码在蛏子上面,淋上余下的芝麻油,出锅,倒入大圆盘内,即可。
质量好的蛏子,个头大而完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质地干燥,略带咸味,无破碎,没有泥沙杂质。 一般市售蛏子有两种,一种是浸在水里,买回家可以直接烹饪;另一种是满身泥污的,这种便于保存,但烹饪之前需要用清水浸泡,去掉泥沙。 过于肥胖的蛏子需要谨慎购买,有可能是注了水的,其实肉非常少。
蛏子买回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需要反复换水,浸泡半天至一天,不要浸泡太久,否则蛏子会死。如果需要保存,则要在蛏子死之前,放入冰箱冷冻室,可以保证其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