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许多眼科疾病都可以由糖尿病引起。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与眼科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许多眼科疾病都可以由糖尿病引起。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与眼科疾病的关系:
眼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多发病,哪些人是糖尿病眼病的高危人群呢? 1、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者。高血糖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糖尿病眼病。
2、病史较长的患者。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有多年病史,还有出现眼病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的。
4、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还包括同时口服避孕药丸、吸烟等患者。
6、低龄患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
眼球内的晶状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混浊,从而造成视力不清甚至失明,这就是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包括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的白内障叫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患者双眼发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这类病人的白内障可在数日、甚至在48小时之内完全成熟。老年人患糖尿病后,会加重和加快其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速度,从而发生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
在糖尿病发病急骤或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由于血糖的增高,会引起房水渗透压的减低,使患者突然发生近视。经过治疗后,病人的血糖显著降低时,又可出现远视。近视和远视又常常伴有散光,这都是由于病人眼部的屈光改变所造成的。屈光改变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无需佩戴眼镜,待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后,常可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但此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生快,恢复慢。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
此病发生后,可有眼压升高,并可在虹膜周边出现花环状的新生血管网。由于血管壁很薄,常使眼部前房反复发生出血,且出血难于吸收。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院糖尿病课题组组长沈春宇主任对这类病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20年后有80%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之大,
应该教育病人,让他们了解到在糖尿病病人中,眼部并发症是常见的,它可以严重地影响视力,且在视力正常时可能已经发生了并发症。对眼部并发症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因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而引起的失明。
糖尿病人年龄在10~30岁,应在确诊为糖尿病后第5年到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若年龄大于30岁,则应在确诊时就开始到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以后每年复查1次,但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无视网膜病变者,可以间隔稍多一些时间复查。
糖尿病妇女,应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到医院检查眼底。怀孕后应于第l孕期内再进行眼底检查,以后定期复查。
怀宁县人民医院眼科成立于1986年,是医院重点特色专科,也是县内一家省级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疗机构。
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设有床位18张,年门诊量达8000人次以上、年手术量超过500余台次。设有眼电生理检查室、激光治疗室、视野检查室、泪道激光治疗室、验光室等。
郑志教授带领的眼科团队精通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泪道手术、斜视矫正术、上睑下垂矫正术、双重睑手术、义眼胎植入术、视力矫正术等。对于复杂性眼底病手术治疗,包括复杂性视网膜脱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出血、眼球内异物、急性视网膜坏死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会根据每个白内障患者的不同病情以及职业、生活特点等,朋友们提出合理的建议,但最终仍由患者自行选择采用哪种白内障手术治疗方式。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