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篇名为《深圳15个自闭症家庭入住公租房前,遭数百业主拉横幅抗议,称造成他人生命安全!》的文章在网上热传。
大多数人看到后第一反映是感到气愤,这些业主不是摆明了歧视自闭症家庭吗!
但是小区业主表示,该文章和实际情况有出入,业主们并非歧视自闭症家庭,而是认为集中安置的方式不妥当。
深圳市宝安区华联城市全景花园小区,属于高档小区。2018年6月,为了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先保障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住房需求的政策,该小区打算将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中的24套,配租给登记在册的优抚和残疾人家庭。
配建公租房的选房名单上有 ,残障等级从一到四级不等,其中15名为自闭症,有很多是未成年的孩子。这一信息披露后,17户精神残疾家庭遭到部分业主抵制。
据了解,该小区目前主体商品房小区已经有800多户业主入住,同时,该项目 374套住房,就是已分配350套,剩余24套,均为65平方米的两房房源,位于该小区的2栋。
但整个2栋与小区主体的商品房用一道围墙隔开,并单独管理,与主体小区的公共面积是一条公用路道。
商品住宅配建的保障房,有必要被墙隔开,享受独门独栋的“特殊待遇”吗?
2017年,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配建管理办法》,规定深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住户,可与商品房业主共享小区配套设施,双方执行统一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匹配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开发建设单位不得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之间设置围墙等物理隔离 ,也不得有其他类似的歧视性措施。
至于,那17户带有精神类残疾孩子的家庭,内心正在承受折巨大的痛苦。不仅遭到小区全体业主的拉横幅抗议:“保障了他们的住房权,谁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的隐私信息也在业主微信群中被公开,被说成“精神病人”、“给其他业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看到这件事,你是气愤还是质疑?现在最大的争议到底在哪里?
业主A:小区周边有几千户住户,也不乏地铁口、学校、商场等人流集中的区域,这些可能具有攻击性的精神类残疾人存在安全隐患。
业主B:我们不是要排挤残障人士,但一下子来17户,太集中了,心里就会觉得有点恐慌!我觉得残障人士入住不这么集中,大家可能都好接受一些。
网友C:部分自闭症儿童会有自虐及攻击他人的现象,原因多数是不愿配合或者要逃避令他们不适的事情或环境,只要有熟知病情的监护人在旁,不随意去刺激患者,问题不大,与其抵制,不如多做科普,多分理解多份爱,这样不更好吗?
网友D:这次抵制自闭症,下次是抑郁症,n次之后,公租屋的租客形成了一个二次挑选新租客的组织,非清华北大不要,,智商低于多少不要...以此类推。
商品房怎么和公租房弄在一个小区,能好吗?
网友E:这次事件也暴露出商品房住户和公租房的住户之间的矛盾,因为公租房住户花了比较少的价钱就享受到了商品房住户花了很高价钱才能享受到资源,会造成一些心理的不平衡,这次算是集中爆发了。
网友F:我7万5一平买的房 你们就这么玩我??遇到脾气大的小心楼都给你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