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又没有胃部不舒服,不用做胃镜吧,吃吃药就行了。”这是李初俊教授在出门诊时经常听到的患者诉求。这种诉求就像是患者开出的“条件”,李教授对此显得有些无奈。他向39健康网出示了一组最新的数据,该院统计了近年来2000多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结果,其中发现了50多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排除有部分患者是自己怀疑胃癌而主动要求接受胃镜检查之外,很多胃癌患者没有明显胃部不适,甚至是毫无症状。“胃癌隐密性很深,假如没症状,国内大多数患者都不会主动要求做胃镜检查。”
李教授指出,医生要求患者做胃镜的目的,主要是要看胃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比如是炎症、溃疡还是已经癌变?这样医生才不会出现“抓瞎开药”的情况,做出的诊断也更为准确,更有利于制订治疗措施。
举个例子,有些患者来就诊时胃痛很厉害,通过做胃镜发现仅仅是炎症引起,那么医生开药护胃消炎就放心了;有些患者的胃痛是胃溃疡引起,那么就需要对胃溃疡规则治疗一个疗程后再进行内镜复查,以了解溃疡的转归,进一步除外胃癌或溃疡癌变的可能。“我们医生只有在确保溃疡长好痊愈才放心。而有些胃溃疡患者吃护胃消炎药后不痛了就中断治疗,这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可能因此而增加了癌变的机会。”李教授补充说。
有些人胃不舒服,本身就是由胃癌引起,通过胃镜发现这个原因之后,医生就不会简单地护胃、消炎、止痛处理,而是让患者接受规范的胃癌治疗,而不致于耽误病情。“胃不舒服和胃部实际病变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过胃镜去里面瞧一瞧。别等到发展成晚期胃癌了再来做胃镜,那就晚了。”[详细]